(宜蘭頭城老街)




        我不得不承認現代交通發達,帶來不少生活上的便利,以往宜蘭對於住在北部的人來說是個想去又嫌遙遠的所在,而雪隧完成之後,就單是交通來說就減輕了不少的負擔,童話般的花園洋房一座座的落在蘭陽平原上,這是我對宜蘭的新印象。

  老街看盡繁華盛衰,從老街磚牆的斑駁與耆老的交談,那就像挖掘寶藏似的,讓人不得不一直繼續下去。就在宜蘭頭城的開蘭街上,從街名就得知頭城是宜蘭開城的第一鄉鎮,而和平街則是頭城最古老的街道, 在清代一度成為蘭陽平原最重要的經濟中心, 如今是宜蘭地區碩果僅存的老街。

(氣勢不凡的頭城盧宅)
  這棟豪邸建於昭和三年(1928年),成為盧家繁盛時期的歷史見證,盧宅佔地廣闊,建築宏偉,屬於和洋混合式的風格,日式的屋頂,有西洋風格的老虎窗,正面採西式圓拱迴廊,但牆角及臺基則有傳統閩南風格的「櫃臺腳」工法,盧宅建築恢宏,極具氣勢,因而成為頭城重要的地標,至今宜蘭仍有一句俗諺:「有盧家富,無盧家厝;有盧家厝,無盧家富。」可見盧家及盧宅在宜蘭當地的特殊地位,曾對外開放過,但因維護管理不易,現在已不對外開放。

(西式的老虎窗)

(清代船頭行的遺址十三行)


  台灣早期的鄉鎮都是以廟宇或是河道而生,像南北走向的和平街,就是一條河運而發展出來的街道, 東邊濱臨頭城港,曾可北通烏石港, 南出打馬煙,帆檣林立,盛極一時, 當地居民在老街南北兩端, 各蓋了一間面向街心的福德祠, 以堵住財氣。可惜好景不常, 一九二四年的大水,埋沒了頭城港, 再加上公路、鐵路的開闢,經濟中心轉移,使得老街一蹶不振。 和平街北段頂端的北門福德祠, 是老街的守護神;往南的長排平房, 便是清代船頭行的遺址十三行; 再往南則有混合各種建築風格的「139號」盧宅、 及盧宅對面已成一片池塘的頭城港遺址。 日治昭和時期精緻建築的「129號」吳宅、「121號」新長興樹記; 老街中心點慶元宮的三川殿仍保存早期石雕的古樸原貌,南段「51至61號」的源合成與陳春記, 則是氣勢不凡的日治大正時期建築;南段盡頭為南門福德祠。 放眼已經走過歷史榮枯的頭城老街, 正猶如走過一段台灣建築滄桑史。

(盧宅前的大池塘-清代頭城港遺址)

  盧宅前的頭城港遺址,被一大片茂盛樹林遮住,若不仔細尋找真不知從前的頭城港就在裡面,從石階走下,有一口古井,井水尚未乾涸,不過一堆垃圾浮在水面上,池旁有百年榕樹兩棵,資料上寫著這兩棵樹曾是頭圍港綁繫商船的木樁。而在1924年頭城港尚未淤塞之前,船隻可以直達,盛極一時,而盧家這棟混合多種風格的美麗宅第,就成為當時集合富貴與權勢的象徵。

(大姐姐在對小妹妹說什麼?)

誰是盧纘祥
  清代時期,盧家更已是頭城的首富,並擁有頭城最大的行郊「十三行」。該家族中,又以盧纘祥最富盛名,「盧纘祥」早年經商,後來從政,曾先後擔任過日治時期民選庄協議會員,光復後的頭城鄉長、宜蘭首任民選縣長及省府委員,是個風雲人物,今日的頭城鎮上就有一條路命名為「纘祥路」。

(內容資料參考宜蘭縣文化局網站)






 


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yhsiu 的頭像
    andyhsiu

    生活。記事

    andy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