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趁著清明假期,去了台中一趟,除了享受中部暖和的天氣外,作了一次充實的古蹟之旅,先是造訪位於台中烏日的聚奎居,門口剛好巧遇台中縣議員張正興委託的整修人員,向我們表示4/12日聚奎居將對外開放。聚奎居雖外觀部份被榕樹氣根破壞,但依稀見得當年的豪門的磅礡氣勢,而聚奎居的主人陳若時不但是詩人,在當年也是台中烏日富甲一方的望族,從學田路道成功嶺,看見的土地都是陳家的產業。

聚奎居位於台中烏日學田社區,為知名詩人陳若時故居,建築形式華美特殊,立面構材保存完整,迴廊、圓柱、泥塑裝飾等極具特色,值得加以保存。據說興建房屋的主人陳若時的祖父是進士,對當時的小地方來講,能出一位進士是非常特別的事,後來子孫經營米店,累積了大量的財富,但並沒有後嗣,陳若時是當時三位養子中的長子,他繼承了祖先所傳下來的財富,為了彰顯陳家的興旺,在日治時代1919年,蓋了一座「聚奎居」。
華麗的巴洛克洋樓是當時難得的豪宅,緊鄰著烏日高鐵站的聚奎居,被納入導覽的十七處景點之一,建築上採中西合璧的方式,可以看到中國傳統的紅磚牆與圓形拱門,還有巴洛克式的圓形廊柱。
聚奎居的外牆部份,有大半被榕樹氣根包覆,後方的圓拱型的紅磚建築物殘破不堪。
因為年代久遠,又無人維護,曾經成為遊民及不良少年聚集場所,陳家後代又不願將建築列為古蹟,只得以有限經費作部份整修,前方1樓空間作為咖啡廳,原本聚奎居將被拆掉重新蓋成別墅,在台中縣議員張正興的大力奔走下現予以保存,也在門前種下了草坪予以美化,納入高鐵旁的17處觀光景點之一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