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          就像這條街道名稱"電台街一號",一棟鵝黃色的二樓式建築映著藍天,幾棵大王椰子被暖風吹啊吹著,圓形的池叫作"日池",半月形的池叫作"月池",雖然池水不深,那種悠閒自在的空氣,讓人不禁深呼吸幾口,放送台的一邊,正在舉辦假日市集,攤上放著可愛的小飾品。




 (外型有點像是回教建築,圓拱型的窗讓室內灑滿陽光)


(放送台的故事,從這裡開始)



(兩個小女生迫不及待坐上播放台,假裝是節目主持人)

 
(突然發現鏡頭下的拱窗有說不出的美)


認識台中放送局
  臺中放送局位於全台絕無僅有的「電台街」上, 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「電台街1號」, 建於1935年的臺中放送局,西元2002年臺中市政府將放送局列為歷史建物,是臺中市重要歷史建築之ㄧ。
  臺中放送局是在西元1935年5月11日正式開播,是台灣第三個成立的廣播電台,依據慣例被稱為「JFCK」,有別於早先成立的「台北放送局」(JFAK)及台南放送局(JFBK),當地路名則取為「電台街」,整條電台街只有一個門牌號碼「電台街1號」。
  臺中放送局在建築構造上,主結構為磚構承重牆,二樓樓地板為鋼筋混凝土造(鐵筋混凝土),屋頂屋架為木造洋式屋架。 臺中放送局的形貌,可界定為『過渡式樣』的現代建築。臺中放送局為「形隨機能而生」的現代建築,空間格局組合方式與台北放送局相當類似。 開窗面導光及包括善用地形風、季風通風配置、善用中庭風、善用植栽控制氣流、開窗通風性能等等。 頗具日常節能的標準,具有現代「綠建築」的建築概念。 從主體建築主要風格來看,臺中放送局興建時(西元1935 年)是現代建築開始在台灣地區盛行之時,設計者加入上述點綴性中世紀裝飾元素,仍可發現是台灣地區較具代表性的簡化羅馬風格或仿哥德風格建築,整體建築的屋身為無華麗裝飾的現代建築,僅細部仍存在著不構成式樣主導特徵的西方歷史式樣,所以被歸類為「過渡式樣」(現代主義之雛形)。(摘自維基)


交通訊息

  • 自行開車:南下&北上
大雅交流道→中清路→大雅路→左轉 五權路→右轉 育才北路→右轉 雙十路→左轉 電台街
  • 乘坐大眾運輸
公車路線資訊:(時刻路線等詳細公車資訊請洽各客運站)
下車站點:臺中一中、臺中體院
臺中客運 綠川東站41、142、163(臺中體院)
統聯客運 81


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yhsiu 的頭像
    andyhsiu

    生活。記事

    andy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