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位於新埔和平老街的張氏家廟,已有139年的歷史,列為縣定古蹟)


(左側廚房受颱風侵襲,受損嚴重,計整修需二年時間)


     新埔地區最早為道卡斯族竹塹社土目衛阿貴及錢子白率族人入墾,成為平埔族之居住地,舊稱「吧哩嘓」。清乾隆年間始有粵籍人士入墾此地,才改稱為新埔,因地理位置優良,逐漸發展成熱鬧的市街。張氏家廟位於新埔街之南面,前有良田阡陌,環境極佳,惟市街發展快速,今僅存小巷通路連通和平街。 
  張氏家廟,俗稱張家祠,為張雲龍於清同治七年( 1868 )所創建,家祠於同治九年竣工。為二層樓、雙堂之建築格局,在當時可謂富麗堂皇,可惜在光緒二十一年( 1895 )遭日軍焚毀。後於明治四十一年( 1907 ),由張修德予以重建,改為一堂二橫規模,即今日所見樣貌。

  張雲龍本名張魚妹,生於嘉慶九年( 1804 ),卒於光緒六年( 1880 ),其歷經道光、咸豐、同治三朝,捐官得貢生,生平英雄冠世、才識超群、見義勇為,而成為地方上之重要人物,與陳朝綱同為新埔富紳。

  張家祠主祀張雲龍之父張琳志及張琳志派下六大房祖先牌位,為典型祭祀來台祖之宗祠,是地方家族發展歷程的見證,由於其價值與特色,於九十三年指定為縣定古蹟。 (摘自新竹縣文化局)



 


    張氏家廟原有雙堂二層樓建築已不復存在,今日所見的張家祠為一堂二橫屋規模,前有寬闊的禾埕,天井與禾埕間有斗子砌圍牆分隔內外,天井為石板鋪面,與祠堂相互輝映。

  家廟正身為五開間,前為寬敞的步口廊,廊上屋架為捲棚頂,正堂入口為三關六扇門作法,典雅肅穆,門上懸掛「張氏家廟」匾額。堂內供奉張氏祖先牌位,神龕前為雕琢細膩螭虎花罩,上懸掛「忠勇愛國」、「木本水源」匾額,堂內左側掛有張雲龍畫像,為光緒年間作品,並表彰張雲龍生平功績。正堂左右次間及稍間為子孫居住空間,各間均開門,互不相通,是較為少見的作法。

  張氏家廟左右橫屋為三開間格局,中央居均作為廳堂使用,又稱為南北廳,廳堂兩側才是居住空間。南廳門上題「克明德」、北廳則為「篤於親」,可見張氏家風。

  張氏家廟在建築上與劉家祠相近似,除正身為雙翹鵝(燕尾)之外,正身前垂脊亦加上翹鵝,橫屋中央部分亦為翹鵝作法,頗具特色。張氏家廟牆身多為斗子砌牆面,正身橫屋均有水車堵,堵內有精緻的泥塑裝飾,為本古蹟之特色。



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yhsiu 的頭像
    andyhsiu

    生活。記事

    andy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