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風神廟與接官亭的石碑靜靜地豎立在角落
(全台唯一的風神廟)
看似不起眼的風神廟,卻是昔日出海捕魚人重要祭祀之處,
臺南風神廟創建於乾隆四年己未(西元一七三九年),位於當時南河港安瀾橋邊。由巡道鄂善以臺灣地處外海,船隻往來的安危,繫於神明的保祐,所以奏請建廟專祀。當時的規模是前為頭門,內建正屋三楹做為官廳,廳後供奉風神牌位。後殿再奉大士。乾隆三十年乙西(西元一七六五年)知府蔣允熹第一次重修,乾隆四十三年戊戌(西元一七七八年)蔣元樞再修,並在廟的左側增構民居一所,做為公館,再加建石造牌坊於頭門前。根據《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》,風神廟位於西門旁,前育河橫流而過,官廳為二開間兩護龍的形式,廳後的風神廟前有拜亭,後有大士殿,屋頂曲線平緩,翹脊短又小,廟在左側有座公館,作為接待官員賓客的用途。頭門前左側有重擔頂石碑亭,右側為木造屋頂碑亭,整體規模寬廣,為清代八大廟宇之一。 可惜,民國七年,日人實施市區改正,因,開闢道路(含民權蹈三段),而將官廳後面的殿、屋、公館全部拆毀,所供奉的神像遷移至官廳內。民國十三年、四十六年曾再加以重修,最近,民國七十六年因使用不當的油漆粉刷,已經完全喪失了古蹟的風貌,而且目前廟宇周圍違建林立,堆積的雜物混亂不堪,徒增該廟淒滄的景象。[光]風神廟於乾隆4年(1739年)創建,由巡道鄂善倡建,位於當年南河港右安瀾橋邊,以臺灣「邑處海外,舟楫往來,安危禍福,惟神司之。故春秋詣壇合祭之外,建廟專祀。」主祀風神,為海上航行與貿易者崇拜祭祀。乾隆42年(1777年),蔣元樞大修風神廟,並在廟前建接官亭。當時,出了大西門就是格局宏偉的風神廟,位居往來台、廈的要津;其本身性 質是台灣罕見,被譽為清代八大廟宇之一;當時風神廟為閩南式平房三進,前為頭門,內建三屋三楹為官廳。(摘自台南文化局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