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是林秀俊

林秀俊字茂春,號天成,又號成祖,生於康熙三十八年(西元1699),卒於乾隆三十五年(西元1771),享年七十二歲,是福建漳浦人,世業農,慨然有遠大志。聞半線(今彰化)以北草萊初啟,農利未興,欲前往開墾,卻苦於缺乏財力與器具,幸經朋輩資助數百金,方得以成行。於清雍正十二年(西元1734)渡台,貸蕃田十餘甲,糾佃力耕,因地極為肥沃,故每歲可有兩熟。偶感雨水失時,乃斥貲鑿大甲圳,疏導洪水,予以灌溉,因此農業日漸豐數,每歲入穀達萬石,且拓地漸廣。

乾隆十五年(西元1750),林秀俊遷居淡北,以「大墾戶」之身份,先開墾板橋、永和平原、安坑、內湖地區,其間,因患於旱,先闢有大安圳,引內山之水入,圳寬二丈四尺,長十餘里,過旱溪,則埋土管於下,以相接續。遇洪水則壞,經營數年,糜財十餘萬始成。所經自三叉河、二甲九至鴟鴞山下,透九芎林,引入大陡門,至軟阪下,灌大安寮至港子嘴等莊田一千餘甲,歲入數萬石,後大又鑿永豐圳,穿山導流,自暗坑口,引青潭大溪之水,穿尖山,至南勢角、枋寮,長五里有奇,又灌田一百九十餘甲。其加速使北台灣之大片土地「田土化」及「水田化」,也促使北臺灣的土地由原住民手中轉予漢移民拓墾者,因此,每年租穀萬餘石,設有十多座公館(統籌收租的地方),累積了鉅大財富。

林秀俊曾任淡水社「通事」之職,繼娶原住民平埔族潘氏為妾,一生中以「拓墾」與「通事」(漢人與原住民的翻譯官)相始終,努力使漢番間保持和諧,且使拓墾順利。他不只坐擁鉅富,對臺灣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,在地方上有很大的實力,連官廳都對他敬畏猜防,次子海籌以大安圳崩,傾資修之,產稍折,長子海廟,海廟之子登選亦開暗坑圳,能世其家。

林秀俊死後葬於內湖,今日該墓地被列為三級古蹟,佇立於民權大橋旁基隆河整治計畫區內,標誌著先人開發的足跡。內湖的許多舊地名和林氏開發內湖有關。如「五分」一地,乃因林家的佃戶,將其地分予「四子及長孫」而得名,即今「五分里」。 今日「湖元里」的部份地區,舊名「粉寮」;今日大湖公園,原名「十四分陂」,亦為林家的產業,後捐為灌溉用水源,今則規劃為民眾最佳之休閒公園。林秀俊後裔散布板橋、內湖一帶,傑出者,如曾任台北市議員的林鴻基先生,以及前內政部長林豐正先生即為林成祖的第八代子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yhsiu 的頭像
    andyhsiu

    生活。記事

    andyhs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